有效物質含量 | 99(%) |
---|---|
產品規(guī)格 | 25KG/包 |
主要用途 | 增韌、抗沖擊 |
品牌 | 日本鐘淵 |
型號 | M-701 |
原料描述:
規(guī)格級別:增韌,抗沖擊
外觀顏色:透明 廠價直供PC、PC/ABS增韌、抗沖擊改性劑,鐘淵MBS/M-701
用 途:板材級
備注說明:透明級,增韌級
MBS(Methyl methacrylate-Butadiene-Styrene)樹脂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丁二烯(B)及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它具有典型的核-殼結構。由于其溶度參數與PVC相近,故兩者的熱力學相容性好,表現為PVC在室溫或低溫下具有很高的抗沖擊強度。并且由于它與PVC折光指數相近,故當兩者共混熔融以后,容易達到均一的折射率,因此用MBS做PVC的抗沖改性劑不會影響PVC的透明性。所以MBS是PVC制取透明制品的**材料。另一方面,由于其與PVC相容性好,在室溫或低溫下具有很高的抗沖擊性,故也適用于非透明性的各種制品。據資料介紹,當PVC中加入的MBS樹脂時,可使其制品的抗沖擊強度提高,同時還可以改善制品的耐寒性和加工流動性。因此,MBS作為PVC抗沖改性劑得到了廣泛應用。此外,它還具有良好的著色性,可用于制作盛裝容器、管材、板材、室內裝飾板和軟質制品等。但因其含有不飽和結構的丁二烯、易受氧和紫外線的作用而老化,故耐候性差,不適用于制作室外長期使用的制品。
應用
現今科技發(fā)達**多以MBS[1](ACR)為主導型抗沖擊改性劑,主要應用于聚氯乙烯(PVC)及少量其他種類合成樹脂所加工的塑料中(如ABS等)。因MBS樹脂兼有加工改性及增韌效能,故倍受重視。
亞洲的日本是生產與使用MBS樹脂抗沖擊改性劑的重要**,其生產MBS樹脂的產量(品種)高,而在PVC加工消耗MBS樹脂的比例占抗沖擊改性劑總量的40-5O%圈。1985年日本耗MBS樹脂抗沖擊改性劑達16kt,1988年達18kt, 到1991年增至27kt。而1996年為31.3kt,在1991—1996年度該國MBS樹脂消費增長率為3%。歐洲(西部為主)是全球MBS樹脂生產及消耗的熱點地區(qū)之一。由于文化藝術水平及建筑裝潢工業(yè)建設材料水準高和需求旺盛,故歐洲的年耗量比較可觀。據統計,1990年消耗ABS/MBS/MABS總量達78kt,其中MBS樹脂在三者中占顯著比例值。到1996年時三者總耗量增至80kt。上述二年度中三者占該洲總抗沖擊改性劑與加工改性劑耗量的比例分別為54.5%、52.3% ,消費增長率約2%。歐洲耗MBS樹脂多用于包裝瓶、薄膜和片材生產。
美國系全球產、耗MBS樹脂的大國。1999年產能約8.0萬t/a,年產量超過5萬t,用于PVC抗沖擊改性劑年耗3萬t以上。統計知,1983年美國耗MBS樹脂14.5kt,1988年則達34.9kt,到1991年達34.1kt,而1996年增至38.6kt。1991-1996年間美國該項MBS樹脂消費年增長率在2-3%。
抗沖改性劑
作為PVC**的抗沖改性劑之一,MBS樹脂既可以在增韌的同時**大限度保持PVC的透明性,同時與其它抗沖改性劑相比,在同等加入量情況下,還可以更大幅度地提升制品的韌性,因而廣泛用于PVC與PBT/PC等工程塑料的加工應用過程中
增韌塑料
處于玻璃態(tài)的材料(如PVC樹脂)在應力作用下引起材料破壞的原因,是材料發(fā)生強迫高彈形變。如果形變部位有雜質、填料、空隙、氣泡等結構上的缺陷,應力容易在薄弱部位集中,使破裂迅速發(fā)展,導致材料在遠低于理論平均強度時已被破壞。純PVC樹脂屬脆性材料,連續(xù)玻璃相不能阻止在應力作用下裂紋的劇烈擴大**形成缺口和裂紋破裂,故抗沖擊性能差。改善脆性材料的抗沖擊性能,廣泛采用的方法是進行橡膠增韌。從50年代起,人們開始研究材料的橡膠增韌機理,先后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論,如能量的直接吸收理論、屈服膨脹理論、裂紋核心理論、銀紋—剪切帶理論及銀紋支化理論等,并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了橡膠增韌機理的初步理論體系。從上述理論得出的兩個重要結論,一是增韌材料的沖擊強度與體系中橡膠顆粒數目成指數函數關系;二是要使橡膠顆粒有效地支化銀紋,其直徑不得小于銀紋的厚度,否則會埋入銀紋中而不起作用。
MBS樹脂是在粒子設計概念基礎上合成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是通過乳液接枝聚合制得的三元聚合物,亞微觀形態(tài)上具有典型的核殼結構,粒子的核心是經過輕度交聯具有低剪切摸量的丁苯橡膠核,主要起到提高聚合物沖擊韌性的作用。外殼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形成的硬殼層,殼層中MMA 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其與PVC 的相容性,使MBS 能夠在PVC機體中均勻分散;St主要是提高MBS樹脂的折光指數以使MBS擁有與PVC相近的折光指數,故MBS樹脂是典型的粒子分散型增韌改性劑。它與PVC兩相之間是半相容的,即與PVC樹脂具有較好的界面相容性,又在PVC/MBS體系中保持粒子形狀完整。MBS加入量少時,在PVC中分散性良好呈球狀顆粒,形不成分散型“海--島” 結構,起不到傳遞沖擊能的作用,材料增韌效果不好。隨著MBS樹脂加入量增加,分散的顆粒逐漸聚結起來形成海島結構。當材料受到外力沖擊時, MBS樹脂中的橡膠核是應力集中點,使其產生形變,并在周圍誘發(fā)銀紋和剪切帶,通過銀紋和剪切帶分散和吸收沖擊能量,形成了材料從脆性斷裂向韌性斷裂的轉變,從而達到增韌目的。